(轉載自內政部宗教司)

濟公俗名李修緣,又稱濟顛、濟顛和尚、濟公活佛等,是南宋時浙江台州人(今浙江省台州市),傳說中是一位不持守戒律、飲酒吃肉的僧人,也是中國佛教裡流行民間的少數人物之一。他是當時天台地方一位武官李文和的遠房子孫,18歲在杭州靈隱寺出家,法名道濟,老師是慧遠,出家後不修邊幅,穿著破衣,不喜歡遵守僧院裡的規定,又喜出言戲謔,被稱作濟顛。因為他不守規矩,破壞靈隱寺的名聲,寺中僧人三番兩次想趕走他,幸賴師父慧遠多次廻護才得免被逐出寺院。師父圓寂後,他被迫轉到淨慈寺。由於他似乎頗有神通,能行異事,經常救助百姓,大眾視他為活佛,是佛教阿羅漢聖者的轉世。濟公在宋嘉定二年(1209年)五月十六日圓寂,臨終前作一偈:「六十年來狼籍,東壁打到西壁。如今收拾歸來,依舊水連天碧。」後來葬於虎跑地,後人為他立塔紀念。
濟公信仰的發展也和通俗文學流行有很大的關係,濟公的故事自明清時代即成為民間說書人的重要題材,逐漸發展出更豐富的故事,清朝時集成《濟公全傳》一書。目前在濟公題材的電視劇,不論在臺灣和中國大陸仍非常風行,甚至流傳進入藏區,受到藏人喜好。
濟公在台灣是許多民間教派或宗教團體中的重要人物,在許多進行扶乩或扶鸞的團體裡,濟公是很為重要的降神。在台灣南部即有許多以濟公為主祀神的廟宇由此發展而成。此外,在民間教派如一貫道裡某些實行扶鸞或借竅的組線,濟公也是主要降靈的神祗,信眾之稱為「老師」,他們也認為教主張天然就是濟公的轉世。知名的慈惠堂的各分堂,也經常與濟公的乩身結合,各地廟宇的進香團,都能發現濟公的身影,有打扮如濟公的乩童和進香團一同活動。民間的陣頭裡濟公經常也軋上一腳。在民間信仰裡,濟公不是最高的神祇,而是親民的使者,為民眾向尊崇的神祗傳訊,或是解決他們生活中切身的疑惑和難題。濟公可說是佛教最深入民間的人物之一。


關鍵詞:濟公、濟顛、一貫道、慈惠堂

參考書目
1. Shahar, Meir. (1998) Crazy Ji : Chinese religion and popular literature. Cambridge, Mass. 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.
2. 張忠良。2006。〈南臺灣的濟公廟宇及其信仰〉。《成大中文學報》,14:211-238。
3. 張忠良。2007。《濟公故事綜合硏究》臺北:秀威資訊科技出版。
4. 張忠良。2007。〈多元形象的佛門顛僧~濟公活佛〉。《心鏡宗教季刊》,12:36-38。
5. 黃東陽。2008。〈顛狂的真相--《濟公全傳》所呈顯濟公「狂行勸喻」之思維模式及其社會意義〉。《新世紀宗教研究》,7(2):57-101。
6. 賴永海。1993。《濟公和尚》臺北:東大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濟公禪師 李修緣 活佛
    全站熱搜

    紫元悟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